top of page
Search

點亮正濱—星濱山藝術共創

Updated: Jan 6, 2019




「星濱山-正濱港町藝術共創」

正濱,基隆(Zen-bing, Keelung)

一群在地文化、藝術和設計相關之基隆青年,以及對文化傳承、藝術創作和社區發展之抱負的熱血少年,共同構思、推動與實踐,以「藝術共創」成為在地認識、對話和創作。2018年6月以「苔客上岸—台灣第一個港灣共創藝術節」在flying V上成功募資達標。


他們的基隆關鍵字 #藝術共創


 

第一次見到書豪,是在「城鄉經理人NEXT」的一場活動上,那天在旗山,太陽很大,我們聽了很多香蕉的故事。在那場活動中,有很多正在為了地方努力的人,書豪就是其中一位。後來活動結束,在往高鐵站的小巴士上,我跟書豪聊了起來。


「我們希望用藝術共創的方式,讓大家更認識基隆這個地方。」

「是以哪裡為據點啊?」

「正濱漁港啊!」


基隆正濱漁港是座內港,興建於1929年,地理位置介於台灣本島基隆正濱里以及和平島之間,這裡曾經是基隆第一大漁港,漁船的密集度甚至可以讓兩岸的居民踩著到對岸。

「星濱山:藝術共創」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,後來回去搜尋資料,看了之後好喜歡,決定之後有機會一定要去正濱漁港看看。


而關於藝術共創,是希望邀請大家來基隆對話和創作,看在地、聽在地,呈現出基隆在每個人心中最美麗的樣貌。將藝術作品當成發生的載體,同時再現過去留下來的歷史價值和漁業生活記憶。


在今年四月,基隆市政府推動「色彩計畫」,將正濱碼頭旁的十多棟建築物外牆上漆上不同的鮮豔色彩,成了基隆熱門新景點。


「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的方式,也不是所謂的藝術。」書豪憂心地提到。


現在有很多標榜藝術共創的東西,並不是大家都貼一張便利貼或是畫一筆,就叫做藝術共創,我們所做的東西,背後的意涵很重要。這樣吸引大家來,拍照打卡就走了,這就是藝術嗎?就像大家都在社區再生、社區營造,把各種老房子的外牆上漆上不同卡通圖案的彩繪,這就是創生嗎?


那天,書豪提出的問題,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
正濱漁港彩色屋

「關於星濱山與白屋的誕生」


後來我決定親自到正濱漁港了解書豪、以及他們在做的事。

那天看正濱,覺得小小的、安靜的,很難想像這裡過去的繁盛。


來到正濱那天是在一個課堂上,一門由臺北醫學大學的林益仁老師開設的「社區營造體驗」課程,學生連續四個週末來到基隆,在一個叫做「白屋」的建築裡,聽一些用不同方式關心基隆的青年分享故事,之後也會實際走進基隆社區,進行規劃。


而林老師會開設這樣的課程,是因為想要嘗試一種全新的社區營造教學方式。老師本身也是正濱人,突然發現到了某種年紀卻不認識自己的家鄉了。所以當他回到了這邊,看到有一群叫做「星濱山」的青年在正濱漁港活動,覺得很有趣,就開始了接下來的合作。從一起討論教案、到要怎麼進行活動,最後促成了這堂課的誕生。


「白屋」這個空間由林老師提供,是他的老家。後來林老師希望將這個空間提供給一些公益性質的活動,將地下室作為課堂的移地教學空間,二三樓可以提供學生住宿。未來也會持續有進展,可能會將一樓閒置空間轉換為街區藝廊,或是提供給「惦惦書店」。


而星濱山工作室在懷舊碼頭附近的集集堂,許多工作坊計劃都是在那裡誕生的。其實最一開始,書豪想要打造的是一個給基隆青年創作者的舞台。例如台北有很多像是華山的展演園區以及獨立藝文空間、高雄有駁二藝術園區,但基隆完全沒有一個這樣的地方。因此書豪後來申請了文化部的計畫進行提案,選擇正濱漁港做為跟地方對話的空間,邀請了雨涵來當藝術創作者。希望透過藝術共創的方式,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,讓大家可以一起走進社區、認識基隆、關心在地。



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在「白屋」地下室上課

「苔客上岸:從工作坊到藝術節募資」


工作坊的計畫開始後,就開始做田調和一連串的準備工作,有的人負責撰稿與行銷基隆、有的人負責公關和回饋品,書豪主要負責對外聯繫,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變成核心工作夥伴。

原本只是想呈現成果,但後來想要讓更多人參與這些事情,讓正濱被更多人看到。如果只是辦工作坊,其實這些東西只有社區的人看一看,就沒了。最後才會走上群眾募資這條路,開始一連串的準備工作,大家也因為群眾募資更加凝聚,其實彼此各自都是獨立工作者,是因為專案才凝聚在一起。


五月初到六月開始群募,在六月中成功募資,並且開始招募志工。在人力和資源的短缺下,必須讓志工負責不同企劃,例如有的志工負責包裝設計,有的負責課程活動。大家以不同助理、專案協力、課程協力的身份,一起為藝術節的籌備努力,雖然沒辦法回饋大家時薪、資源也很有限,但反而因為這樣,讓這些志工更能投入其中,從這些過程中獲得某些成就感。而所謂的志工,不只是當天來才被分配工作、佈展,書豪請了四位在地人和一位策展人,為這些志工培訓、分享基隆的故事,希望來到這邊幫忙的人,可以真正認識這塊土地。


「希望這些志工回到老家,也可以做這樣的計畫,回你愛的地方做。」書豪說。

串連的事情很重要,當人的情感連結起來時,就會發生不一樣的事。





「關於未來」


接下來,星濱山希望以三個面向繼續前進:體驗經濟、文創商品、設計案。


體驗經濟方面,希望舉辦基隆在地的小旅行、跟學校合作移地教學以及舉辦工作坊;文創商品則希望結合地方傳統跟團隊設計能力,像是青苔袋跟漁網燈;設計方面可以由團隊接外面的設計案來做。


但是在開發文創商品方面,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,因此還是希望先穩定體驗經濟的收入來源。但同時又面臨另一個問題,過去用文化部社會處的資金,以推廣為目的的工作坊沒有收費,來的人就多,但當這些活動要開始收費時,大家來的意願就低很多。之前有一場做手工立體書的工作坊,如果算上講師費、材料費和工作人員的基本時薪,每個來參加活動的人其實要付一千多元。在最後的回饋問卷,問到願意花多少錢來參加活動的時候,大家都勾最低的兩三百元。還有常常看到一些熟面孔來參加,只要這週的活動收費,就不會看到那些熟面孔了,好像他們來參加工作坊不是真正認同它的價值。


除此之外,公部門也會舉辦類似的活動,因為公部門要回饋大眾,所以這些活動都是免費的,當兩個東西同時端到大家面前時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免費的。但這些要收費的活動明明就辦得比較用心、質量也比較好,公部門永遠免費的話,只會讓這些東西失去商品競爭力。

在第一年的藝術節和工作坊已經成功累積了社群和關注,為了要讓這些理念可以繼續被推廣下去,星濱山勢必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,之後的活動一定要收費,才能繼續經營下去。


「希望創作不只是在室內做一些東西,而是讓年輕一輩可以走進社區,讓在地的老人說故事。讓創作結合旅程,會更有意義。」這是星濱山在舉辦活動的理念與原則。


書豪在一場報導提到,正濱讓他想到瀨戶內海。我來到正濱的時候,也馬上想到了伊根。在伊根灣航行的大船、往天橋立那段濱海公路的公車上幾乎貼著窗戶的那片海、老房子兩兩並排,偶爾露出的空隙之間看出去的一小片港,跟伊根的一模一樣。


一開始,我很好奇,這個團隊有人不是基隆人、大家各自都有正職工作,到底是什麼樣的連結、堅持和執著讓大家可以一起為了正濱努力?


看到書豪、雨涵、momo、佳豪、查德、ADA和其他在基隆的青年,我想我找到了答案。

可能是他們講話很認真的樣子,可能是一邊吃著海鮮炒麵一邊不停跟我分享星濱山過去的時候,又可能只是憑著對一個相似地方記憶的感動,或是對家鄉連結的情感。

不管基隆是不是他們的家鄉,我想,正濱漁港對他們來說,都已經成為了最溫暖的避風港。

當大家連結起來的時候,就可以完成很偉大的事。







文/張珊瑀

圖/張珊瑀

他們的.jpg

為什麼想要回到基隆?

他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在關心基隆?

想把基隆打造成怎麼樣的地方?

這些用不同方式關心基隆的青年們

有的是基隆人 有的不是

有的住在基隆 有的不住

但是他們都正在用屬於他們的#基隆關鍵字

​努力耕耘著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