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寫一種生活的記憶—基隆小王子Ray

Updated: Jan 6, 2019



「基隆小王子Ray」

—對基隆又愛又恨的基隆小孩,想用瑞式風格把生活的有趣寫得更有趣。

戴瑞儀(Ray)曾如此介紹自己。2017年10月前的他是時刻旅行企劃編輯,現在則在天下雜誌發展。他熱愛旅行,並持續的以他貼近生活的在地人視角,用影像、文字訴說基隆數不盡的種種故事。


他們的基隆關鍵字 #文字創作 #影像創作


 

早在決定將專題題目聚焦於在地創生議題、介紹基隆青年於家鄉的發展歷程時,資料查找過程中便初步認識了「基隆小王子」。適逢訪問星濱山藝術共創團隊當日,於「白屋」舉行的「社區營造體驗」課程邀請了講師戴瑞儀(Ray)前來分享他寫作一系列基隆故事的心路歷程,專題製作團隊方以本文紀錄演講過程中的所聽、所感。


作為文字創作者,Ray寫了全台灣,卻總是以基隆的文章最能感動人。

無論台灣各地,寫著寫著、兩百多篇文章中,或許因為扣合個人生活經歷、也許是透過文字暗自流洩感情,讀者回饋最佳的總是與基隆相關的文章。


昔日主管、時刻旅行主編曾問他:「你是不是脫離了基隆就不會寫文章了?」

「對!」Ray豪不猶豫的回答。於是他有了「基隆小王子」的名號,自那之後也實至名歸的、持續以他說故事的魅力,為大眾形塑更為深刻的基隆印象。


「唯有結合個人生命經歷與在地議題,才寫得出讓人想看的文章」,個人經歷是人們認識和理解一個陌生地方的方式。Ray說:「其實我現在也在練習這件事情。」,文章的點擊率高低某種程度顯示出觀眾的喜好程度,但那並不全然等於觀眾認同創作者的觀點,更經常的是,喜歡作者說故事的方式。


也是因為寫作,Ray才慢慢發覺過去他認為稀鬆平常的日常小事,其實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脈絡性的存在。他熱愛旅行、走訪世界多國,每次旅行為的都是體驗、觀察當地人稀鬆平常的日常畫面,並且享受其中。既然如此,我們可以開心、好奇的看別人,為什麼不能那樣看自己的家鄉?說起來容易,真要換個視角看家鄉卻很困難。


「開始寫基隆之後,我才開始重新認識基隆。」Ray一開始因為工作而採訪基隆,才發現自己成長居住的城市,居然藏有那麼多有趣的故事:舉例來說,基隆作為貿易據點,是台灣近五十年來最先接觸到外在世界的地方之一。基隆接收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東西,例如咖哩、或者匯集舶來品的委託行;港邊灰灰舊舊的建築物是因為多雨的天氣與來往船隻燃煤的灰塵;食腐肉的黑鳶盤旋港邊,以崁仔頂魚市場排放入河流內的魚內臟和餘肉為食;基隆人見怪不怪的,通勤時間計程車的撿客制度、最早的共乘系統。


「基隆人大概從高中開始,就會每天通車到台北念書,一直到出社會,我們都是圍繞著台北長大的年輕世代」身為基隆人似乎註定要離開,長時間通勤的疲憊是脫不去的重擔,漸漸的,對這個長大居住的城市,基隆人沒力氣也無從了解。


但即使離開連綿的雨都,浸潤到骨子裏的故鄉溫情,讓基隆人始終離不開家鄉。

在繁華基隆之後出生長大的Ray,只認得沒改變過的灰舊雨都,在愈來愈了解基隆之後,他反而覺得:「儘管曾經很不喜歡看起來灰灰舊舊的基隆,但無可否認的、這就是基隆灰階、低彩度的地景,這些負面的感受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的反思原因。身為基隆人,我們應該懂得從負面印象切入,往回推到正面、並拉抬正面聲量。」


「我為什麼想做基隆?為什麼喜歡基隆?」作為故鄉,基隆帶給基隆人的美好是其他地方無法取代的。憑著這股愛故鄉的心意,基隆人該學著轉換眼光來把故事說好、書寫出足以代表基隆的、每個人共同的回憶。





文/李佑萱

圖/張珊瑀 李佑萱


#基隆關鍵字 #故事 #文字創作 #基隆小王子

他們的.jpg

為什麼想要回到基隆?

他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在關心基隆?

想把基隆打造成怎麼樣的地方?

這些用不同方式關心基隆的青年們

有的是基隆人 有的不是

有的住在基隆 有的不住

但是他們都正在用屬於他們的#基隆關鍵字

​努力耕耘著

bottom of page